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很多时候我们更关注成人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儿童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却很少关心孩子过得开不开心,内心有什么需要,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以至于很多孩子在成长中面临抑郁症、躁郁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免疫力”?为此,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精神科主治医师马新欣。
记者:如今我国的儿童心理疾病发展呈现哪些趋势?应该如何应对?
马新欣: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青少年儿童的抑郁检出率有增无减,有部分孩子甚至长期处于情绪低谷。交大二附院每天心理精神科门诊接诊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占总人数的30%~40%。目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阻碍儿童成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中指出,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宣传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提高认识,重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记者: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有哪些?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受到心理问题困扰?
马新欣: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部精神障碍患病率是17.5%。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有:排在第一位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病率约6.4%;第二位是儿童、青少年的焦虑障碍,患病率约4.7%;第三位是对立违抗障碍;第四位是儿童抑郁障碍,患病率约3%;还有抽动症等亦很常见。当然,每种疾病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如果孩子近期表现出:在家不时烦躁、叹气、易发脾气,在外(学校等场所)适应困难、紧张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低落、闷闷不乐,食欲减退、睡眠困难,甚至出现严重自伤行为时就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记者:作为家长,应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马新欣:首先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睡眠习惯等;其次,应该定期与孩子分享有关情感方面的信息,提供充分的爱和支持,鼓励他们表达情感,相信和支持是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重要策略;最后应该了解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或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一同带领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