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间探寻产业兴农之路-九游会网址
2024 05/ 22 11:12:04
来源:陕西日报

在绿水青山间探寻产业兴农之路-九游会网址

字体:

  5月15日,在汉中市南郑区,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手艺人在编藤椅。记者 仵永杰文/图

  初夏时节,汉中乡间风景宜人。在宁强县汉源街道汉水源村,凉风习习,草木葱茏,山坡上白墙青瓦的院子错落有致。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山村,已然隔绝了暑热。

  5月17日,汉水源村村民张继荣在家中忙着接待游客。2018年,借着房前屋后的绿水青山,他将自家房子拾掇一番,做起了民宿生意。

  “每到暑期或节假日,汉水源村的民宿几乎住满了客人。去年,我家民宿纯收入在两万元左右。”张继荣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汉水源村发展民宿产业是汉中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汉中市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协调推进粮食生产、农产品稳产保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工作。近期,陕西日报社“高质量发展看汉中”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走进汉中,找寻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故事。

 一根根藤条织梦想

  一根根藤条在手艺人指间弯折,如游龙般绕着骨架穿梭。不多时,藤条渐渐补齐缺口,器物的样式显现出来。

  编藤椅的手艺人叫郑富学,是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人。他做藤编已有40多年,既能制骨架,又能编藤条,是个“全把式”。

  最近,郑富学刚收了油菜,并在田里种上了水稻。趁着农闲,他来到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顺匠心公司”)干活儿。

  “农闲干活儿,多劳多得。公司按产品数量和质量算工资。我们每月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不耽误干农活儿。”郑富学说。

  汉中藤编代表性传承人、良顺匠心公司负责人陈良顺介绍,公司带动农户参与原材料种植、产品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环节,形成农户全覆盖的藤编产业模式。

  怎样让传统手艺充分焕发活力?一根根藤条中隐藏着无数的可能性。

  5月15日,记者在良顺匠心公司发现一组奇特的藤编桌椅——骨架用铁丝焊接,外部用藤条编织。这是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学生王文超的毕业设计作品。

  “我对纤维艺术感兴趣,因此想将设计与藤编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具有新意的实践。在藤编手艺人的帮助下,我的创意变成了现实。”王文超说。

  陕西理工大学毕业生、织梦云端团队负责人李鸿伟和同伴也“驻扎”在良顺匠心公司,钻研藤编技艺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团队通过三维动画及可视化技术实现藤编制品技法的数字溯源,力图为汉中藤编传承创新制定技术标准。

  “传统手艺与创新理念相结合,更有生命力,产品也更具新意。我们还与知名设计公司合作,推出多款藤编、棕编制品并卖到了国外。小小手工制品从乡村走向国际。”陈良顺说。

  目前,汉中市加强分类保护,对藤编等生产状况较好、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项目加大保护力度,激发手艺人的创新创造活力,支持非遗相关企业通过生产经营发展传承群体,支持非遗项目作为乡村特色产业实现联农带农。

  一声声鸡鸣兴产业

  郑小翠,一个来自湖北仙桃的外地人,竟然在略阳县将乌鸡产业做了起来。

  5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略阳县黑河镇的陕西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脉农业公司”),只见一只只乌鸡在塑料网格上嬉戏、啄食。

  该公司负责人郑小翠介绍:“公司创新采取‘网上平养’模式,让乌鸡在高处的网架上活动,可有效提高乌鸡的成活率及抗病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同时,公司通过改进智能温控、粪污自动化传输设施,促进乌鸡养殖实现高质高效绿色发展。”

  秦脉农业公司按照“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市场”的产业链布局,建立集乌鸡繁育、标准化养殖、食品研发于一体的科研中心,有效加强乌鸡产品加工研发。

  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是富。

  秦脉农业公司按照“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养殖模式,为农户提供优质鸡苗和技术培训,以订单养殖形式为农户提供从养殖到销售的闭环服务。

  今年3月底,略阳县仙台坝镇仙台坝村村民翟必兴将800多只乌鸡卖给秦脉农业公司。据了解,翟必兴每年从秦脉农业公司领取鸡苗,养殖半年后出售。

  “我家每年出栏乌鸡约3000只,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在大企业的带动和指导下,疫病防治和养殖技术有了保障,饲料供应也有指定的公司,养殖户完全不用担心销路。”翟必兴说。

  郑小翠介绍,公司培育带动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一体化经营、标准化乌鸡养殖,持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同时,该模式能够分散企业整体养殖的压力,巩固产业发展成效,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目前,汉中市不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出台联农带农机制相关实施方案,培育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通过经营主体的带动,将农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一处处茶山香千里

  5月17日,在宁强县玉皇观茶文化旅游景区,几位游客坐在茶室中品茗聊天。推窗向外看,远处的茶园一望无际,女工们正眼疾手快地掐着嫩叶。

  在玉皇观茶文化旅游景区,宁强县千山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山茶业公司”)建设茶园2900余亩,带动当地近400户村民在茶园务工。

  “公司流转了村民的农田,每年会支付一定的费用。在采茶季,村民在茶园采茶打工,每人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千山茶业公司负责人王有泉说。

  千山茶业公司玉皇观基地位于宁强县高寨子街道,距离县城约10公里。每逢采茶季,许多在县城陪孩子读书的村民会趁空闲来基地务工。

  近期,千山茶业公司玉皇观基地民宿正在紧张装修中,典雅的仿古建筑让人驻足。该民宿集茶产品体验、茶文化展示等于一体,将于今年10月正式对外营业。

  将民宿“搬”进茶园,实现了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王有泉介绍,民宿所用建材多为自己收藏的老物件,一砖一瓦独具匠心、颇有特色。记者观察到,一面墙体所用的青砖均被打磨,几块红砖点缀在青色墙体中更显趣味。

  “公司茶园所在地风光优美、景色秀丽。茶园民宿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茶园,了解茶叶生产全流程。这既能有效推动茶产业升级,又能持续促进产业发展。”王有泉说。

  宁强县茶叶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屈波介绍:“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7.11万亩,种茶农户达2.85万户。下一步,宁强县将在做优基地、做强主体、做精产品、做亮品牌、做活市场上持续发力,扎实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近年来,汉中市围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相关意见,以“链长制”推动茶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等重点工作,集成推广茶园管理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建成标准化茶园并打造生态茶园,有效加快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

【责任编辑:杨喜龙 】
网站地图